110歲老人羅術(shù)珍
來源:
|
作者:特約通訊員 周小平
|
發(fā)布時間: 2019-10-23
|
588 次瀏覽
|
分享到:
10月,我們走進羅婆婆的家,拜訪了她。聽到敲門聲,婆婆聞聲望向大門處,想探個究竟??吹轿覀冞M門,她笑瞇瞇的,直招呼“進來坐”。剛好,孫女和孫女婿也過來看婆婆了,他們還帶來了婆婆最愛的怪味胡豆?!凹依锏闹欣夏耆?,就數(shù)婆婆最得行,我們都有假牙了,她還是一口真牙。干胡豆都能嚼得嘎嘣脆?!睂O女陳俐給婆婆嘴里喂胡豆。
耳聰目明牙齒好
110歲老人,五世同堂
她的長壽秘籍:與人為善,以和為貴
特約通訊員 周小平
明朝大詩人楊慎在《青城五老贊譙定》中寫到長壽人譙定“年百廿歲,有嬰孺姿”。如今,這一幕再次在長壽上演。110歲的羅術(shù)珍老人,耳聰目明牙齒好。
百歲老人有“嬰孺姿”
10月,我們走進羅婆婆的家,拜訪了她。聽到敲門聲,婆婆聞聲望向大門處,想探個究竟??吹轿覀冞M門,她笑瞇瞇的,直招呼“進來坐”。
剛好,孫女和孫女婿也過來看婆婆了,他們還帶來了婆婆最愛的怪味胡豆。
“家里的中老年人,就數(shù)婆婆最得行,我們都有假牙了,她還是一口真牙。干胡豆都能嚼得嘎嘣脆?!睂O女陳俐給婆婆嘴里喂胡豆。
“牙齒嚼得動不?”我們好奇的問婆婆;
“嗯,嚼得爛?!逼牌劈c點頭,隨后,只聽見“嘣嘣”的咀嚼聲。
兒子龔遠成回憶,在母親90歲時,長了兩顆大牙出來,100歲時,又長了兩顆大牙,5年前,又冒了顆大牙出來?!八先思已例X好,玉米出來的季節(jié),每天都要啃玉米棒子?!饼忂h成感嘆,他如今84歲,牙齒都早已不如母親好。
“羅婆婆,你以前做啥工作?”我們問;
“我呀,種莊稼的,以前苦哦,就是點土地···”羅婆婆耳不背,聊起天來,很健談。不過,婆婆的手,指甲,倒真看不出來是種莊稼的手,手掌細膩,一點不粗糙,指甲光亮。龔遠成告訴記者,母親90歲時突然生了場病,臥床一個月后,全身開始大面積脫皮,像是換了層皮樣。不僅如此,前些年,原本已是滿頭白發(fā),漸漸泛出縷縷青絲。
100歲時,還在養(yǎng)雞養(yǎng)鴨
五年前,羅婆婆隨兒子兒媳從晏家搬進重慶主城,最初,老人是不愿來主城的,一直舍不得老屋和樓頂上屬于她的那片“自留地”。
五年前,羅婆婆105歲的時候,老人除了養(yǎng)雞養(yǎng)鴨外,樓頂上還有一塊老人種菜的“自留地”。兒媳胡光榮說,樓頂六七十平方米的空間,全被婆婆“開發(fā)”———左邊養(yǎng)雞,四周種了絲瓜、辣椒等蔬菜,中間種了梔子花、月季等,一派“田園風(fēng)光”。早飯后,婆婆就開始一天的“工作”———先洗自己的衣服,然后打掃樓頂。
老人家對雞鴨們很用心,家里吃剩的魚骨頭、肉骨頭都收起來剁碎,再拌上碎菜葉和玉米粒喂雞?!拔沽穗u,她還挨個給蔬菜、花木除草、施肥,然后下樓提水澆灌。5升的塑料桶,每次要提半桶,中間不歇氣?!焙鈽s說,婆婆還很喜歡養(yǎng)貓。來主城前,羅婆婆把養(yǎng)了多年的貓兒送給了鄰居。這些年,每次兒子或者兒媳,孫兒孫女兒,要是誰要回長壽老家,羅婆婆總不忘叮囑,去鄰居家看下貓兒。回來主城后,還要問起貓兒的狀況,看看他們拍的貓兒的近照。
來到主城,沒有“自留地”種菜,婆婆便找到了新的樂趣,從陽臺、飄窗上看外面的世界。

每天起夜照顧婆婆如廁
羅婆婆110歲高齡,兒子兒媳也是80來歲的人了。身邊也有人建議他們,把羅婆婆送去養(yǎng)老院,但他們堅決不同意。如今,羅婆婆跟著兒子兒媳住在一起,孫女陳俐離這里很近,晚飯后都會過來看看,照料婆婆洗臉洗腳洗澡。
“在養(yǎng)老院,哪有自家人照顧得細致嘛?!焙鈽s與羅婆婆這幾十年的婆媳緣分,兩人從沒吵過架,也沒紅過臉。別人所說的婆媳矛盾,在這個家庭從未“上演”過一分鐘?!八龔膩聿挥嬢^得失,總感覺到兒也好,媳婦也好,鄰居也好,相識就是一種緣分。”
唯一讓胡光榮著急生氣的是,有時候婆婆太“客氣”。比如,婆婆“節(jié)約”,“舍不得穿舍不得吃”。“有時候解完大便,非要自己去倒痰盂。她可能是想著我們也一把年紀(jì)了,不想麻煩。但這算得上什么麻煩。我們現(xiàn)在還照顧得過來,沒有問題的?!痹诤鈽s看來,家有一老,勝似一寶。全家的重心,她的重心,都是圍繞婆婆轉(zhuǎn)。婆婆年紀(jì)大了,胡光榮擔(dān)心她夜里尿床打濕褲子,穿尿不濕睡覺老人會不舒服。于是,她每天夜里11點30,凌晨3點30,5點30,總會起來,叮囑羅婆婆起來上廁所。起初,還需要把三個時間定好鬧鐘,這些年生物鐘已形成,神準(zhǔn)。“到點了,自然醒,不會多一分鐘,也不會少一分鐘?!?/span>
五世同堂,其樂融融
羅婆婆有一個兒子,兩孫子和兩孫女兒···7年前,家里都是五世同堂了。
“我的孫兒都七八歲了?!标惱〉牡胤?,離羅婆婆最近,所以常常過來照顧婆婆,幫她洗澡洗衣?!敖憬阕≡诮?,稍微遠點,她也經(jīng)常過來?!标惱f,他們這個大家庭,家庭結(jié)構(gòu)有點復(fù)雜,但大家在一起,其樂融融,比親人還親。
龔遠成和胡光榮是再婚重組家庭,結(jié)婚已有38年。兩家的孩子融合在一起,每個人都尊敬羅婆婆,她也無時無刻不在關(guān)心和愛著所有的兒孫們。陳俐說,婆婆每年最盼望的都是除夕夜。那一夜,家里的孩子們,孫兒孫女,曾孫、曾孫女們···不管天南海北,大家都會趕回來吃團年飯。
“年夜飯,不管多晚,婆婆都會等,大家到齊了,才開飯?!标惱f,大家擔(dān)心婆婆等久了餓著肚子,會先讓她喝點湯。有一次,因為弟弟從成都回來的路上堵車,直到晚上九點多才開飯??粗訉O后代們一個個回到家,羅婆婆樂得笑容擠滿臉,連瞌睡也沒得了。
平時,羅婆婆七點多都睡覺了,要是過年過節(jié),孩子們回來,家里熱鬧起來,讓她睡覺,總說“耍哈兒?!?/span>
五世同堂,齊聚一堂,晚上,打地鋪的打地鋪,實在擠不下的,就住在附近的賓館。幾十年來,羅婆婆在哪里,家在哪兒,中心就在哪里,四面八方的子孫后代,涌向她。
鏈接:
重慶1573位百歲老人
江津區(qū)最多,有156人
市民政局介紹,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677.41萬,占戶籍人口20.09%。其中,百歲老人有1573位,就性別來看,男性有458人,女性多達1115人,占總?cè)藬?shù)的70%。此外,從百歲老人的地域分布來看,江津區(qū)的百歲老人最多,位居各大區(qū)縣排行榜榜首,有156位百歲老人,其次為合川區(qū),有99位,巴南區(qū)有90位。